各高等学校、国家开放大学有关分部:为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、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,我厅决定举办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。
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参赛范围驻鲁部属高校、省属本科高校、高职高专院校、国家开放大学有关分部讲授创新创业类课程(通识课、专创融合课)的专任或兼任教师均可参赛。
二、比赛要求
(一)内容要求 。教师任选创新创业类课程相关题材作为参赛作品主题,选题尽量“小而精”,具备独立性、完整性、代表性;精心进行教学设计,做到目标明确、思路清晰、内容科学、重点突出;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,教学辅助效果好;尊重学生特点,理论联系实际。
(二)技术规范。 微课视频时长控制在 10—15 分钟,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、声音清楚。视频片头应显示课程名称、微课标题、作者和单位;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。可以选用 mp4、rmvb、mpg、avi、wmv5 种视频格式中的任一种。
(三)教学设计。 微课视频应配套相应的教学设计文本等辅助材料。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、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,包括教学背景、教学目标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,并注明课程名称、知识点(技能点)名称及适用对象等信息,文件格式为 doc 或 docx。
(四)其他事项。 参赛作品需为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侵害他人版权,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至学校。所有参赛作品的作者,视为同意授权省教育厅及具体承办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,原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、署名权及获得报酬权。
三、比赛评审本次精品微课比赛,按照通识课、专创融合课进行分组。我厅将组织专家根据参赛作品的规范性、教学安排及教学效果,进行网络评审打分。比赛设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若干,具体奖项数量各不超过参赛作品总量的 10%、20%、30%,由省教育厅颁发获奖证书。获奖精品微课将纳入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课程资源库,所有参赛作品将向社会免费开放。评分参考标准见附件 1。
四、工作要求
(一)各高校要高度重视,把本次精品微课比赛作为学校提 高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水平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,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质增效。
(二)各高校要认真组织,广泛发动教师参与,积极为教师参与活动创造条件,通过校内评比等形式真正推选出优秀作品。
五、材料报送
(一)参赛作品以学校为单位报送,每所高校限推荐 4 项。
(二)请各高校填写《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推荐汇总表》(附件 2)并加盖公章,于 10 月 31 日前邮寄至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。(三)请各高校于 10 月 17 日—31 日期间登录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网站(http://www.sdedsc.cn/)“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”专栏进行注册和资料上传。
山东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联系人:王昭、王洪洋,
联系电话:0531—86958775、86983344,
邮寄地址: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53 号。
附件:1.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评分参考标准
2.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推荐汇总表山东省教育厅
2022 年 9 月 19 日
附件 1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评分参考标准
作品规范(15 分)材料完整(5 分)包含微课视频,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,如教学设计文本、课件、习题、总结等。技术规范(10 分)微课视频时长 10-15 分钟;视频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、声音清楚,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;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、作者、单位。多媒体教学课件应配合视频讲授使用,限定为 PPT 格式,需单独提交;其他拓展资料符合网站上传要求。教学设计文本应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、专业、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。 — 5 —教学安排(40 分)选题价值(10 分)选取创新创业类课程中某一知识点、专题、实验活动等作为主题,针对教学中的常见、典型、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,类型包括但不限于:教授类、解题类、答疑类、实验类、活动类。选题尽量“小而精”,具备独立性、完整性、代表性,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。教学设计与组织(15 分)教学方案:围绕选题设计,突出重点,注重实效;教学目标明确,教学思路清晰,注重学生全面发展。教学内容:严谨充实,无科学性、政策性错误,能理论联系实际,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成果。教学组织与编排:符合学生认知规律;教学过程主线清晰、重点突出,逻辑性强,明了易懂;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与学活动有机结合。教学方法与手段(15 分)教学策略选择正确,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;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;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,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,教学辅助效果好。 — 6 —教学效果(45 分)目标达成(15 分)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,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,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。教学特色(20 分)教学形式新颖,教学过程深入浅出,形象生动,趣味性和启发性强,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教师风采(10 分)教师教学语言规范、清晰,富有感染力;教师仪表得当,严守职业规范,能展现良好的教学风貌和个人魅力。 — 7 —附件 2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推荐汇总表报送学校(公章):联系人:联系电话:序号姓名微课名称微课类型联系电话(手机)电子邮箱备注备注:1.微课类型请填写“通识课”或“专创融合课”。2.每学校限推荐 4 项